落子HK还是内地城市?

亚太总部

在过去的10年里,外资公司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作为亚洲地区的办事处选择香港作为中国市场的联络处,一直欧洲企业的首选。在我过去10年外企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这样的架构,欧洲企业最早在70年代-90年代就已经在香港成立办事处,负责包含整个中国内的亚太市场。这不难理解,在2019年以前香港仍然是一个高度法制的地区。外汇出入自由,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雇员受教育程度高,英文流利使得在沟通上无任何障碍。而且香港往返全球来去自由,这使得在2005年之前所有的企业都是经香港试探进入国内市场。可以这样说,香港公司作为亚太总部这一点仍然会长久的持续下去,直到内地完全开放。这对内地很多职业经理人而言,是并不公平的,可以这样说内地每一个跨国公司办事处或分公司职业经理人都必定曾有过香港上司的经历。这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内地设为总部直接管理港澳市场甚至亚太市场,难度极大需要极大的销售数据支撑,以及HQ的站台。

撇开香港作为亚太总部以外,上海是海外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另外首选。除了港口,铁路,良好的营商环境外。上海也有完善的进出口物流货运经验和人才,完全市场化。各行业的人才汇聚于此,尽管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不像香港地区使用频次高,但作为日常沟通交流是完全没问题的。因此,作为中国内地总部,大量的海外公司会选择在上海。

控股上海公司

绝大部分欧洲企业会使用其在香港分公司作为母公司控股上海公司,这是为了贸易结算方便。目前内地尚不能外汇自由汇出,因此以上海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节约税收。根据香港与内地贸易协定,母公司在香港具备香港税收人资格的,内地企业向香港企业分红在一定金额内可享受5%股息税费优惠。约为其他企业分红税费的一半。

选择香港还是选择内地?

我曾工作过一家欧洲企业最早在60年代就在香港设立了办事处,直到2015年他在香港员工数都不高于5个人。而相比之下中国区有将近20多个员工。很多我认识的香港同事都有着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工作高强度,无论是inside sales 还是负责外部的同事都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员工精简,精英化,依靠的是流程以及团队之间的默契。往往复杂的事情,两份邮件就搞定了。很多欧洲新产品在中国是会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往往香港登录很多年后进行市场验证后,在进入国内市场。不是每个产品都能顺利的得到市场的认可然后市场打开一路畅通。因此,海外企业不会一上来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是谨小慎微的维持小团队精英化运营。通常的企业架构为,亚太区负责人,香港本土或东南亚负责人,负责市场Marketing以及负责产品的Merchandising。这些职业经理人需要随时拿数据说话,数据不好一个任期3年或4年结束聘用。无论选择在香港或者内地都需要考虑自身的出发点,成本或自由度?对标是哪个市场亚太,东南亚还是内地市场。上海这几年薪资涨幅巨大很多岗位并不低于香港地区,因此许多欧洲企业也将香港的企业带入了国内市场,比如说精英化,扁平化,每一个岗位上人员都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同样是出于成本考虑。聘请精英人员,但维持员工精简。我常常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人随时带着笔记本连上手机的热点,处理报表,提交资料。是因为真的很忙,往往一个人需要担任很多职责。

同时香港与内地尽管一江之隔很多文化,商业习惯均不同。总部设在内地,会更亲近市场了解市场。方便业务上的洽谈,同时便于我们了解市场。设在香港则会接触到不同的顶级品牌操作模式,便于开拓本土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

无论选择在香港或者是内地,最首要的考虑仍然是需求。就比如我在2021年投资的一家进出口公司,会出于运营便利考虑会初期会把总部设在上海,之后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成本不能作为唯一考虑。而是需要作综合考虑,人才、物流、配套、以及商业环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